欢迎来到宁武县政府官方网站!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走进宁武 >> 正文

中国历史中的宁武
2015-12-11 11:25     (点击: )

   宁武在中国历史中虽然是沧海一粟。但是宁武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,给了他独特的历史。
  宁武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,地处农牧过渡地带,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汉族在这里进行了长期的争夺和厮杀。楼烦、匈奴、鲜卑、突厥、鞑靼、契丹、女真,蒙古,几乎所有的北方游牧民族都和宁武打过交道。为了防备北方游牧民族,中原王朝很早就在这里修筑起了长城。椐《晋乘鬼略》载:显王三十六年(公元前333),赵肃侯就在宁武一带修筑长城,派兵驻守。它要比闻名的秦万里长城早119年。宁武境内的的赵长城,历经战国、秦、隋等历朝的修葺,到明洪武至万历年间,又先后十一次修被加固。明成化年间,宁武设关(现位于县城中心,是宁武古建筑之一),与偏关、雁门关统称外三关,宁武居中路,是戍边重镇。有效地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,维护中原政权的安宁。可以说,宁武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斗争史的缩影。
 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,宁武关抵挡住了外敌,却抵挡不住农民起义的滚滚洪流。崇祯十七年(公元1644年),李自成为东进北京,在宁武关与明朝将领周遇吉部队进行了一场争夺战。当时李自成由于曾经在罗城吃过周遇吉的败仗,认为他是一块硬骨头,是有些害怕的。所以准备放弃攻打宁武关,绕城而走,直取大同,尽快攻击北京皇城,然后再攻击无援的宁武。后来在军师的劝说下,以及宁武关在三关中相互策应的重要位置,李自成又返身南下,奋战七昼夜以惨重的代价击败镇守雁门关的三关总兵周遇吉,为夺取北京扫清了障碍。
在那场势如破竹的农民起义中,农民军在宁武竟然苦战七昼夜,付出了惨重代价,以至于到处开仓放粮的李自成一怒之下火烧宁武关,说明了宁武关的坚固与险要,如此惨烈的战争也说明了宁武关在军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作用,宁武关也因此闻名天下。
  甲申国变之年,当明军一触即溃望风而降的时刻,周遇吉特立独行的举动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历史上均产生了深远影响,李自成因此一度准备撤回陕西,农民军攻入北京之后,士卒们还在说:“如果每一镇的主将都象周总兵那样,我们如何能够到达这里?”那一年,有两座关的得失对中国历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。一座是山海关,一座便是宁武关。这两座关,对李自成,对中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失去了宁武关和周遇吉,明朝也就失去了最后一根脊梁。得到了宁武关,李自成得到了北京。如果当时明朝能够增援周遇吉,守住宁武关,也许历史将会重新改写,就没有崇祯煤山上吊,就没有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,就没有剃发易服。
  在有些史学家眼里,周遇吉是一个维护腐朽王朝的反动军官,但在宁武人心中,他却是一个英雄。周遇吉死后,宁武人为他修祠建庙,树碑立冢。在原八百户建有周武庙,直到解放前还常有人至此缅怀祭奠。在今宁武恢河东岸,仍有周遇吉之墓,为砖石所筑。
  宁武也是一个苦难的地方,饱受战火洗礼,生灵屡遭涂炭。宁武建城时间不长,却经历了两次大屠杀。1644年,宁武百姓跟从周遇吉抵抗李自成农民军,城破之后,百姓被尽屠之。1937年,日军侵入宁武,在宁武屠杀13天,这个当时只有7000多人的小县城,被屠杀4000多人。可以说宁武又是中国近代苦难史的缩影。
  同时,宁武的历史又是一部缩写版的移民史和边疆建设史。宁武既是移民的输入地,同时又是移民的输出地。现在的宁武人大多数是移民的后代。他们的来源非常广泛,有驻军,有商贩,有被流放者,有灾民,来源于五湖四海,聚首于天池之滨,管涔之麓。清代以来,作为晋商重要一支的宁武人也开始大量移民外地,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留下了他们辛勤的足迹。清代山西在归绥十三个同乡会社中,就有一个社为宁武社。在今乌兰巴托、呼和浩特、包头、海拉尔等地,仍然有以宁武之名命名的街道。其中在海拉尔,宁武的移民最多,当地的正阳街是宁武人的聚居之地。近代不少宁武人投身于民族的解放事业,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在了祖国各地。
  宁武的历史,同祖国的历史息息相关。国强则兴,国弱则衰,这也正是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道理。管中窥豹,从宁武的兴衰中,我们足以窥见中国历史的一斑。

上一条:宁武之最
下一条:松口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