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芦芽山极顶的太子殿上别无它字,唯殿门两侧有石刻盈联一副,曰:覆慈云于中国,性(“性”即“兴”,通假)法雨于边方。为何有此联?是因为芦芽山自古以来被方圆几百里农耕者奉为祈甘霖、求雨露的吉祥宝地,是庶民百姓希翼风调雨顺、年景丰润的圣地。每年入春至盛夏,当地土著者,外乡客来者,或求本年兴顺者,或还昔年之愿者,跋山涉水、络绎不绝、纷至沓来。殿内香火旺盛、供品丰盛,殿外人声鼎盛、鸣炮隆盛,场面蔚为壮观。
殿内供奉的、受人膜拜的庇庐佛真有呼风唤雨的神通吗?更有游者问:缘何山外阳光明媚,山中大雨倾盆?实为自然法则使然。
芦芽山区位于黄土高原北中部。黄土高原的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,夏季高温多雨,冬季寒冷干燥,四季分明,昼夜温差大,属暖温带半干旱区域,年平均降水量250~500毫米。芦芽山区海拔较高,受地形影响,每升高100米,气温下降0.6℃这一规律影响,其气候特征接近寒温带,夏季凉爽短促,冬季寒冷漫长,无霜期短,约三个月左右,这种气候也称高寒气候。但因受地形、植被、风速等影响,与其它地区相比,有夏季降水偏多的特征。
凡降水形成需三个条件:一是空气中有充足的水份;二是空气受到抬升遇冷后水气凝结;三是有足够的凝结核。
在夏季,芦芽山植被广袤而茂盛,空气中尘埃较少,透明度高,因而光照强烈,各种植物在光合作用下,代谢出大量的水分,空气温度相对较高,具备形成降水的水份。
当带有暖湿气流的夏季风沿汾河谷地北上到达芦芽山区时,受到山体的阻碍,等量的气流在穿越较小的空间时风必须加快,芦芽山区山大沟深,因而形成了较强的穿山风。民谚“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” 就是这个道理,这也是许多电企在芦芽山区建风力发电站的原因。暖湿气流在较强风力的作用下沿着山体向上攀升,从海拔1000米左右的汾河谷地攀升到海拔2700多米的群山,并借助惯性升向了更高的天空,受到强烈的抬升,越往高处气温越低,于是水气开始凝聚了,凝结成许多细微的云滴,组成了云彩,芦芽山区发云较多就是这样形成的。这些云滴在风力和气流运动的作用下,不断的反复碰撞,每碰击一次,体积会增大一次,直到形成了水滴。水滴到足够大时,气流不能支持,开始下降,在下降时如未被蒸发,落到地面,便形成了降水,这是典型的地形雨。另一个降水较多的原因与芦芽山区的高度有关,水滴下降到海拔较低的地方时,气流对水滴蒸发的过程较长,有可能完全蒸发,但芦芽山区自身海拔较高,水滴刚开始受到蒸发时,已落到地面了。经常造成山里大雨磅礴、山外烈日炎炎的奇特现象。
这种降雨被老百姓称为“偏降雨”,实质上是上苍对芦芽山区及周边地区的偏爱和恩赐。下雨的季节,正好与北方地区的高温期吻合,特别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。
以上是造成人们到太子殿祈雨较有灵验的实际原因。瀛旱之年,祈者更甚。芦芽山区确实是翻云覆雨的圣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