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宁武县政府官方网站!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旅游文化 >> 宁武文化 >> 正文

李自成如何巧取宁武关(上)
2016-03-02 11:26     (点击: 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有关李自成与宁武关故事的另一段传说

 

 

 

   明崇祯十七年(公元1644年),“闯王”李自成亲率数十万农民军,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,准备经山西东进,直捣明王朝的老巢——北京。当时,农民军浩浩荡荡直逼京城,消息震惊了当朝崇祯皇帝,大军压境,战云密布,朝廷上下一片惊慌。眼看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打到南口(今北京以南地区),崇祯帝急令南口东厂太监王振率部(御林军)迎击,同时令镇守山西“三关”宁武关、雁门关、偏头关)总兵周遇吉部在“雁门关”一线牵制李自成,以缓解农民军对北京的威胁。周遇吉部当时是明王朝防御京师的精锐力量,曾多次与农民军交手,几乎没有战败的记录,可谓兵力雄厚久经沙场,其战斗力远超王振的“御林军”,部队又驻扎于屏障京师安全的山西“三关”地区,战略位置举足轻重,而周遇吉手握重兵,也被崇祯帝视为捍卫朝廷的最后一张“王牌”。其无疑对农民军的进京计划,构成一种潜在的威胁,也是李自成建立政权行动的最大障碍。于是,有人提醒李自成不可置周遇吉部于不顾冒然进军北京,一旦被周遇吉截断“退路”,处境对农民军将极为不利,如北京久攻不下,前有固守待援王振的“御林军”,后有强大的周遇吉部,很可能同时向农民军反扑,对李自成形成“南北夹击”之势,这样农民军不仅攻占北京无望,甚至面临“全军覆灭”的危险。鉴于形势的严峻,李自成下令暂不进京,亲率农民军主力向山西“三关”方向挺进,意图寻求与周遇吉部决战,削弱明军之精锐力量,扫除进京之“后患”。当农民军行至山西代州时,遭遇代州镇守总兵唐寅所部的顽强抵御,双方自然难免一场恶战。由于当时镇守代州的明军不足三万,而且一部分是从民间招募来的新兵,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。而李自成的农民军有三十万之众,且个个身经百战,如狼似虎,在兵力过于悬殊的情况下,一场血雨腥风之后,明军死伤大半,城墙被农民军的云梯加火炮攻破,代州最终陷入农民军之手,镇守总兵唐寅率少数明军逃离了战场。李自成马不停蹄乘胜追击,农民军一直追到了“宁武关”下,与镇守总兵周遇吉部形成战略对峙,由此拉开了“倒取宁武关”的历史序幕。
  宁武关,始建于明景泰年间(公元 1450-1456年),重修于成化二年(公元1466年),地处山西“三关”(宁武关、雁门关、偏头关)之中路,具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的战略作用,是山西防御京师的重要关隘,明朝政府十分重视,一直在此派驻重兵把守。当时驻扎在“三关”(包括宁武关)一线的明军最多时可达七八万人,而且装备精良人马充足,归“三关”总兵周遇吉统一指挥。周遇吉,锦州人,行伍出身,从小习武,熟知兵法,多次参加过镇压农民军行动,对朝廷忠心不二,也深受崇祯皇帝器重。周遇吉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,为与李自成在此决战,他集中了从雁门关退下来的明军残部,加上朝廷增援的人马及原镇守宁武关的明军,号称有十万之众,欲利用宁武关山高路险之天然屏障,把李自成阻挡在宁武关外,并伺机消耗农民军有生力量,把李自成“拖死”在该地,解除其对京城的威胁。周遇吉深知农民军人马众多,所以对宁武关的防御进行了周密部署,他精心设计了“外围”与“关城”两道防线,以延缓李自成的进犯,并给农民军以重大杀伤。明军分别在宁武关城之外的“大河堡”、“北关”、“东关”、“西关”、“后口”(今宁武关城河南地区)派驻了外围重兵,而自己亲率精锐部队驻守在宁武关城内,并直接指挥四个城门的明军,周围布置了护城河和陷阱,并有“地下工事”相连通,四个城门的明军可以相互支援,真可谓是煞费苦心、严阵以待,做好了对付农民军的一切军事防御准备。那么面对明军如此周密的防御部署,李自成是如何最终夺取了宁武关呢?
  历史上有这样的传说,说宁武是座“凤凰城”,受到“惊吓”会立即“飞走”,所以,李自成的农民军虽然包围了宁武关,并依靠兵多将广突破了周遇吉的“外围”防线,但却一度无法夺取关隘的核心——宁武关城,这是为什么呢?据说农民军每次攻到宁武城墙边时,看到的却只是茫茫白雾,根本找不到城池之所在,因为宁武关城瞬间已消失的无影无踪。令人奇怪的是,当农民军没有攻城时,大家可以眼睁睁地看到城池了,对此李自成百思不得其解,真是茫然失措但又束手无策。一日,李自成带人在阳方口山上观察宁武关地形时,遇到了一位倒骑牛背的小牧童,从这位牧童的口中,他终于得知了宁武关城突然消失的秘密:宁武由凤凰所变,故有“凤凰城”之称,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。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“凤首”,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“凤翅”,南城之迎薰楼,正如高翘的“凤尾”。而雄居关城中的鼓楼,堪称凤凰的“心脏”。于是李自成在后来的攻城之前,派兵利用夜色摸到“两堡”之下,先用成千上万的沙袋压住(两堡)“凤翅”,使“凤凰”无法“飞起”,同时派人在“护城墩”释放烟雾,以扰乱“凤凰”的视线,然后再进行攻城,这样一来果然奏效了,农民军进而夺取了宁武关。还有人说,当年是李自成探知周遇吉是个“大孝子”,怕母亲在老家没人管受罪而放心不下,就把其母带身边留在宁武关的“周府”托人照顾,自己则处理军务大事。李自成决定利用这个空隙,派兵专门围攻“周府”,周遇吉母亲被困,周心急如焚,只得吩咐手下坚守岗位,亲自夺马杀到“周府”去营救自己的母亲,农民军趁机组织人马猛烈攻城,当周遇吉知道上当往回赶,已是无力回天了,四个城门全部被农民军所占领,李自成从而夺取了宁武关。
  有关宁武关的陷落,野史还有另外一种说法,即李自成利用了游总兵与宁武人的矛盾。话说宁武城内有一位姓游的总兵,为明廷守卫宁武关的部将,职位低于周遇吉,他在李自成正为宁武关久攻不下发愁时,竟鬼使神差地打开了城门,私自把农民军放进了关城,使李自成轻而易举夺取了宁武关。那么,游总兵身为朝廷的将官,其职责是守卫宁武关,为何会背叛朝廷放农民军入关呢?说起来故事有点蹊跷,甚至有些不可思议。
(作者系宁武县文体中心干部)

 

 

上一条:李自成如何巧取宁武关(下)
下一条:被遗忘的历史——晋绥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