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武县基本县情
(2015年)
宁武县位于晋西北部管涔山麓、忻州市中部。县境北依内长城与朔州市相邻,西北以黄花岭与神池县接壤,西南以芦芽山、荷叶坪、黄草梁与五寨县、岢岚县隔山相望,南部与静乐县相衔,东南以云中山与忻州市分界,东部与原平市连通。
宁武县下辖4镇(阳方口镇、凤凰镇、东寨镇、石家庄镇)10乡(薛家洼乡、余庄乡、涔山乡、化北屯乡、西马坊乡、新堡乡、迭台寺乡、怀道乡、圪谬乡、东马坊乡)和1个居民办事处。辖区总面积1987.7平方千米,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.95%。
宁武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东部边缘,山峦叠嶂、挺拔高峻,平均海拔2000米,山区面积占到90%以上,地貌主要分为河谷冲击平原区、基岩山区和黄土丘陵区。全县地势由西向东倾斜,从中部高峰向南北两翼下滑,北部、南部分别形成恢河、汾河冲击平原区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,素有“地下黑色宝库”和“地上绿色银行”的美誉,煤炭资源储量290亿吨,拥有55万公顷原始次生林。
宁武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,自战国到明末,是内地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杂居地。秦为太原郡,汉置楼烦县,宋设宁化城,明置宁武关,清设宁武府,2001年属忻州市人民政府管辖。因宁武县在北魏时设“广宁”、“神武”二郡,唐置“宁武”郡,取“广宁”、“神武”尾字。2015年末,全县常住人口16.45万人,占全市总人口的5.2%。
一、 发展思路
2015年,宁武县立足地方实际、科学分析县情,坚持完善了“4484”总体发展要求:第一个“4””指坚持科教兴县、生态立县、煤电强县、旅游活县四大发展战略。第二个“4”指瞄准四大主攻方向,即在经济发展上主攻结构调整,改变一煤独大偏重格局,逐步推进经济结构多元化;在社会事业上主攻教育振兴,改变多小散乱办学布局,逐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;在基础设施上主攻城镇建设,改变脏乱差破落后面貌,逐步推进特色城镇现代化;在干部建设上主攻作风转变,改变懒散庸碌不良习气,逐步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。“8”就是深入开展项目建设、安全生产整治、打击非法采矿、信访维稳、环境保护、扶贫开发、全民创卫、综改建设八大攻坚行动。第三个“4”指深入开展全民创先、创新、创优、创业“四创”活动。
二、 经济运行
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0.6亿元,增长4.3%,增幅高于全市1.9个百分点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为5.96%,在全市14个县(市、区)中居第7位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656元,减少0.3%;比全市高2925元,是全市的111.6%。
全县财政收入12.2亿元,增长3.1%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.6亿元,增长16.7%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.7亿元,增长31.5%。其中,教育、医疗卫生、社会保障和就业、住房保障、公共交通运输、节能环保、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6.31亿元,增长16.79%,民生支出总量占全县公共财政支出46.03%。
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.4亿元,增长16.8%,在全市14个县(市、区)中居第6位。按经济类型分类,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71.8亿元,增长22.1%;民间投资12.6亿元,下降5.9%。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5%,同比下降150%。按产业分类,第一产业投资4.1亿元,减少5.8%;第二产业投资64.2亿元,增长17.1%;第三产业投资10.1亿元,增长61.4%。在第二产业中,工业投资60.2亿元,增长17.1%。其中,煤炭工业投资40亿元,增长6.7%;非煤产业投资20.2亿元,增长19.2%。全年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6个,其中,亿元以上项目36个,计划总投资283.6亿元,完成投资71.9亿元。
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.9亿元,同比增长5.6%。按经营地统计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.9亿元,增长23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.7亿元,增长9%(不含油品零售额)。按消费形态统计,商品零售7.9亿元,增长16.5%;餐饮收入额1.6亿元,增长20.6%(不含油品零售额)。
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0万美元,与上年持平。其中,出口额50万美元,与上年持平。
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户,比2014年增加4户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.5 亿元,增长9.4%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.9亿元,下降18.5%;实现利税—0.88亿元,下降104.5%;实现利润—2.89亿元,下降380%。
三、产业发展
2015年,宁武县第一产业增加值1.61亿元,减少22%,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.0%;第二产业增加值23.75亿元,增长9.2%,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8.5%;第三产业增加值15. 21亿元,增长0.9%,占生产总值的比重37.5%。三次产业比重由2014年的4.8:60.4:34.8,调整为4.0:58.5:37.5。
第一产业中,农作物主要有玉米、胡麻、豆类、薯类、小杂粮、畜牧特色农产品。2015年,大力推进主导产业发展、人居环境改善、农田水利建设。按照“山上养羊、山下种粮、家中育菇”的思路,大力发展羊产业、小杂粮、食用菌三大主导产业,全县羊饲养量70万只、存栏42万只,食用菌产量1200万斤,建设“一村一品”专业村32个,“三品一标”认证产品7个,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收入2.8亿元。全年完成恢河河道治理工程,实施暖泉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,完成了县城——阳方口河道两岸绿化工程,完成马营沟骨干淤地坝工程,完成9处提水工程、3处引水工程,完成150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,完成500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,实施200个乡村环境整治工程。培训农户5100人次,培训新型职业农民934人,培育农民经纪人70人,完成了14个基层农技站建设。全年粮食产量21742吨,减少7984吨,减产34.9%;肉、蛋、奶产量分别为2717吨、3218吨、19吨,分别增长23.77%、11.5%、—26.3%。
第二产业中,原煤生产、煤炭洗选、电力等为支柱产业。2015年,加快推进矿井升级改造步伐,大力延伸产业链条,实现煤炭产业多元发展。全县现有煤矿30座,设计生产总能力3460万吨:生产矿井11座,设计生产能力1380万吨;基本建设矿井19座,设计生产能力2080万吨(正常建设矿井3座、停建缓建矿井10座、未开工矿井6座)。钜盛能源煤矸石砖厂正式投产,积极推进同煤北辛窑、钜盛能源和阳煤合建、潞宁战略集运站三个万吨列和华能东马坊三期、龙源余庄风电等项目建设。全县原煤产量1490万吨,增长24.1%;发电量3.09亿千瓦时,下降6.4%。
第三产业中,以旅游业、房地产业、饮食业、旅店业、商业、金融为主。全力推进芦芽山5A级景区创建工作,以“一心、三道”建设为重点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,投资1.36亿元建成22.9公里集休闲、娱乐、健身为一体的自行车生态绿道,余庄乡东庄村和东寨镇高桥洼村被列为旅游扶贫试点村。深入开展宣传营销活动,丰富了芦芽山品牌内涵,拓宽了客源市场,提高了景区知名度。全年接待游客90.44万人次,增长19%;旅游综合收入6.94亿元,增长16.5%。
三、 转型综改
以转型综改试点县建设为抓手,重点开展了九项改革:一是围绕改革发展大局,优化顶层制度设计,制定落实转型综改2015年行动计划,确定了8项重大改革、8个重大事项和3个重大项目;二是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。落实煤焦公路销售体制改革举措,取消了煤炭准销票,正在完善煤炭项目审批和证照体制改革;三是创新土地制度改革。稳步推进露天采矿用地、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三项改革,第一批增减挂钩已验收完毕;四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完成95%以上,流转农村集体土地3万余亩,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县乡纠纷调解仲裁体系;五是推进金融创新改革。组建成立了首家瑞都村镇银行,设立4家小额贷款公司,为非公经济组织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渠道。县财政注资实行“助保贷”等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;六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承接省、市下放行政审批项目49项,列入县本级行政审批目录3项,对应取消2项,改为后置审批的工商登记审批事项108项,不在保留非行政许可事项类别;七是推进权责清单制度。进一步梳理行政职权,确定公布县政府部门权责清单,确定第一批48个单位12类权力事项;八是推进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。以政务服务中心为平台,进一步完善了运行机制,简化了审批流程,精简了审批事项,实行了并联审批,审批时限由平均33天提高到12.3天;九是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。坚持精准识别、精准施策、精准扶持原则,编制完成了《宁武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专项扶贫开发实施意见》,深入开展了企业产业扶贫、劳动力就业培训、易地移民搬迁和金融富民扶贫工程,全年农村人口脱贫1万人。
四、 重点工程
全年项目储备完成974.75亿元、签约完成101.74亿元、落地完成68.9亿元、开工完成52.16亿元、建设完成44.7亿元、投产完成83.19亿元,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41.27%、107.09%、176.67%、115.9%、114.62%、132.05%,各项考核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,特别是项目落地完成率、建设完成率、投产完成率均位居全市前三名。2015年项目建设在全市产业项目考核表彰中荣获了三等奖,已经连续六年受到市委、市政府的表彰奖励。
特别是狠抓了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:一是总投资31.4亿元的华润2×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8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,将改变宁武有煤无电的历史;二是总投资3亿元的芦芽山天池滑雪场项目6月6日奠基开工,将添补宁武冬季旅游的空白;三是总投资15亿元的山西云达机械50MW太阳能热发电项目6月12日奠基开工,将对能源结构产生重大影响。
五、 城乡建设
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3.2公里,新建改造集中供热管网22公里,燃气普及率81%,集中供热率达到87.5%。新增城市绿化面积6.63万平方米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.83%。南外环路、二级汽车站以及体育馆、图书馆、博物馆、龙山森林公园相继投入使用,有效完善了城市功能。
人居环境持续改善。深入开展城乡爱国卫生清洁运动,实施了卫生死角、私搭乱建、道路乱象、设施不全和“五小行业”整治活动,市容市貌得到极大改观。围绕农村户厕改造、街巷硬化、残墙断壁整治、树木栽植、饮水安全、健康教育等重点领域,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乡(镇)2个,卫生村47个,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提高。深入开展城市交通秩序大整顿、城乡环境大整治活动,城市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。
生态环境得到改善。深入开展“绿色行动”,完成新造林3.37万亩、封山育林0.8万亩、补植补种2万亩、义务植树48万株、新育苗0.3万亩,新增绿化面积6.6万平方米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.28%。着力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排查整治,加大万年冰洞国家地质公园、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敏感区域保护力度,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。着力推进节能减排,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,实施了县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程,持续推动营业性燃煤炉灶改造,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6天,同比增加42天,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1.85,同比增长10%,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。
六、 民生社会
就业创业工作上,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980人、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30人、转移农村劳动力2407人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69%,采取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等办法安排各类人员就业近千人,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。
社会民政工作上,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,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年人均1900元调整到2150元,发放保障金1684万元;城镇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月人均收入317元调整到343元,发放保障金942万元。同时,发放军人优待金915万元、农村五保保障金590万元、城乡医疗救助金364万元、自然灾害救济款268万元、临时救济金212万元、孤儿生活保障金162.7万元、流浪人员救助金9万元。
教育事业发展上,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和学校信息技术建设力度,全县中小学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,完成了“三通两平台”建设工程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,新建示范性高中、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周转宿舍有序推进,基本完成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。继续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“三免一补”政策和蛋奶营养工程,高级中学、职业中学免除学杂费,招聘高中、职中教师22人。
医疗卫生事业上,全县14个乡(镇)卫生院、8个分院以及441个村卫生室认真执行基本药物制度,有效减轻了农村群众的用药负担。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,全面实行药物零差率销售。新农合总体运行平稳有序,参合率达到99.44%,农民个人缴费90元,财政补偿每人380元,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70元,全年累计补偿2956万元。全面推进妇幼计生资源整合,成立了县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妇幼保健计生服务站。
安全生产形势上,严格落实“4438”工作机制,全县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3起,同比下降63%;死亡2人,同比下降33%,煤矿连续三年实现“ 零死亡”目标。始终对违法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,查处治安案件443起,同比下降11%;破获查处刑事案件161起,同比增长8 %。切实加强信访工作,梳理出信访案件218件,已结案化解209件,化解率96%,上级交办案件全部结案。不断加强创新社会管理,扎实开展“三清两净”行动,大力实施“六网覆盖”工程,累计安装监控点1850路,持续开展社会治安整治,确保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。2015年我县被省综治委评为“省级平安县”。
2015年,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11592元,增长8.0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6元,增长7.9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4元,增长8.1%。全县居民、城镇居民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低全市1824元、3006元、2010元,在全市14个县(市、区)中分别居第10位、第8位、第14位。
七、 产业园区
宁武县产业集聚区位于阳方口镇和凤凰镇交界处,行政村5个,人口2万人,规划总面积106平方公里,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0.47平方公里。园区规划本着高起点布局、高标准设计的原则,立足资源禀赋、区位优势,按照“一基、一轴、两园”进行布局:“一基”即“以煤为基”,以园区及周边的16座煤矿作为园区的发展基础;“一轴”即园区大道交通发展轴;“两园”即两个循环产业园,分别是以同煤北辛窑1000万吨矿井和1000万吨洗煤厂、同煤漳泽电力2×1000MW低热值煤发电、中电国际2×1000MW煤电项目为主的北部煤电化循环产业园和以钜盛能源集团3矿、煤矸石砖厂、阳煤榆树坡煤矿、华润宁武电厂项目为主的南部煤电建循环产业园。园区建成煤炭企业4个,正在建设的煤炭矿井2个、洗选煤厂2个、冷链物流项目1个。
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约2.4亿元,煤电建循环产业园“五通一平”基本完成,完成石湖桥——华润电厂——阳煤榆树坡煤矿连接线,建成集中供暖热源厂一座,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和阳方口镇污水处理厂,建成天然气加气站母站、子站各一座,建成4个双回路电源变电站,铺设有天然气管线,暖泉沟水库和引黄工程南干线可供应用水。
宁武县产业集聚区将严格按照总规科学建设,不断完善基础设施,丰富拓展园区功能,逐步形成煤—电—建、煤—电—化的资源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条,同步配套产品研发、物流和机械维修等行业,同时以凤凰镇和阳方口镇为平台,发展商务金融、房地产、文教卫生等服务业,逐步形成产城联动、城乡融合、宜居宜业的发展态势,真正将宁武建设成为全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。